作为一个超重的孤独的领跑者,和一个微胖的黝黑的小桔灯,我衷心希望每个博友都可以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来使用新浪微博
继Apple, Google之后,新浪很快崛起,成为下一家必须送我股票的公司 - 我给它们带来了如此多智商情商都令人发指的高端用户,它们不给我股票就实在说不过去了。作为一个超重的孤独的领跑者,和一个微胖的黝黑的小桔灯,我衷心希望每个博友都可以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来使用新浪微博。那些对微博嗤之以鼻的朋友,对微博的浅见主要集中在这么几点:
我实在没啥好说的,干嘛用微博?
我啥也不是,没人关心我说啥,干嘛用微博?
我不愿意把个人隐私放到微博上,干嘛用微博?
我已经在用人人网和开心网了,干嘛用微博?
玩这个太耗时间了,干嘛用微博?
显然,这些浅见通常是在善意的错误引导下(每个人身边都有那么几个拙于言辞不善销售不善归类不善总结的淳朴的朋友)造成的。这些想法,都是末节。
微博的横空出世,使得其他很多互联网平台瞬间黯然失色。它最特别,最革命性之处,在于大量中国社会里的主流精英分子们无所保留地加入了这个新颖的烘炉里,跟草根们一起互动交流。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个现象,至少没有在如此大规模的情况下出现过。以前的各种论坛,社区,开心网,人人网,网络游戏,聚集的人群实际上在社会上只拥有很少的话语权(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话语权)。不管这些网上社区的人气看起来多么火爆,点击率多高,它们对社会的影响力是非常薄弱的。新浪微博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发布微博的成本(所需要的时间和技术)是如此之低,就好像hao123一样,是一个简单到几乎无法被复制被超越的产品。在虚荣心的诱惑下,掌握了巨大社会资源的35至60岁的人群踊跃地投入微博的洪流中,贪婪地吸收粉丝,饥渴地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们都很寂寞),好奇地窥视着他们以前不曾接触过的社会阶层和群落。而这个阶层的人群的加入,又彻底点爆了草根们的兴奋点,于是,一个打通了社会各阶层的对话机制就此诞生。这个对话机制是平等的,对称的,直接的,透明的,即时的。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似乎各种可能性都存在。我觉得,生于这个时代,适逢其会而错过这个羽量级的社会形态,是很可惜的。
那么,如何参与呢?粗略归纳了一下,大概有九种方式。从A到I,参与的程度逐渐加深。每个人应该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类型。没有找到,只是因为从来没有人可以清晰地告诉你,till now。
新浪微博上的九种存在感
八卦党,新闻类信息的获取
代表人物:浮生十慵
新闻总得看吧(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请绕行)?各大新闻媒体基本上都在微博上开辟了自己的新领土。大多数新闻,其实在140个字以内就可以说清楚了。现在我已经很少看以前不得不看的新浪新闻了。一开始觉得心里不踏实,如果漏掉什么重大事件怎么办?这种担心被证明是多余的。在数次社会重大事件的紧要关口,微博无一例外地证明了自己在速度,广度,和深度上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媒体。只要你关注的群体具备一定的覆盖面,总会有人转发重大新闻,你不会错过的。从这个角度,使用微博,很像使用RSS,只不过把RSS的源变成了微博ID而已。RSS也是一个不错的获取新闻的方式,但每次我看到Google Reader里1000+的未读文章,就觉得意兴阑珊。RSS有效地把我变成了信息的奴隶,微博给我的自由度要大得多。当然,微博上的新闻,都是短期的。真正有深度的,不以时间为锚位的分析和社论,还是得看专门的杂志或者社区,譬如New Yorker,The Atlantic, Vanity Fair, Wire, Slashdot,三联,财新等。
休闲党,笑话段子热点
代表人物:瘸腿正在熬
总得时不时放松一下自己吧(五道杠的同学请绕行)?酒酣耳热之余,总得知道一些笑话段子,花边新闻,星座血型,热点新词,无聊视频吧?否则你岂不是太无趣了(ops, maybe, you are.)?以前这些内容散见于各种零星的群落里,如论坛,SNS,短信等。现在,它们全在微博上。常见新上微博的社会名流欣喜地转发快要发霉变馊的笑话段子,我就捏了把汗。。。this one is , so 2010。
潜水党,关注你关心的人
代表人物:leu_leu
总有个ta你比较关心吧(离群索居者请绕行)?关注一下你的朋友和亲人,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想什么,你会有新发现。leu_leu就是个好同志,他为了知道我在北京如何混迹红尘,不惜悍然注册一个马甲来关注我,这种态度,是非常值得赞赏的!鼓掌!有人会说,XXX我太熟了,不需要通过微博来了解ta。嘿嘿,表想当然。你会发现,离开了家庭的拘谨,离开了学校的放浪,离开了公司的约束,你熟悉的亲人朋友同事在微博上呈现出你完全不了解的新的一面。原来平时木讷沉默的老陈是个愤青话痨,原来文静端庄的小王也在关注@不加V 并积极参加深夜盘口,原来纵横京城酒桌夜店豪气干云的Jason在家里是个温柔老爸还有一手好厨艺。。。微博上见真性情,看看一个人的微博就能看出这是个什么样的人。现在电影院里充斥了伪3D(就连新出炉的Pirate 4都不能幸免),真正的3D人像,其实就在微博。
冒泡党,跟你关心的人产生互动
代表人物:严剑峰
总得时不时跟朋友聊聊天吧(除了电邮,从来没有用其他任何方式跟人类在互联网上沟通过者请绕行)?微博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聊天工具,克服了传统网络聊天工具的两大弊病:a)必须两个人同时在线;b)一般只能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这两大弊病是对社会化交流极大的限制。微博是非即时的多对多的聊天工具,唯一付出的代价是内容方面得有所限制,过于隐私的信息不便发布。有些有趣的话题,我跟朋友们可以在同一条微博下讨论数天之久(譬如,火帝的测字神贴,兔山帝的明明体神作,瓜瓜帝的#λ讲堂#神课,大叔帝的哲学神聊和萌萌帝的启蒙神楼)。
转手党,转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代表人物:老张的笔记
总有心有所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时候吧(心如槁木者请绕行)?没有骨鲠在喉的不必强求,转发也是一种参与微博的方式。很多人微博的主要内容就是转发,可能就加上一两句评语而已。转发是一个如此简单的动作,以致于我就不解释这么做有什么意义了。实际功能有一个:起码自己算是mark了,在自己的“微博”列表里以后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这篇微博,等于是个浏览器的书签。当然,转发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没有在原来的微博上添加什么有价值的内容或者信息,而只是纯粹转发,是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兴趣的,甚至会引起粉丝们对刷屏的反感,尤其是那些本身已经被转发了上万次的微博。
清新党,分享自己的行为,心情,和想法
代表人物:唐克扬工作室
总有自己的想法吧?有木有!?(没有者请绕行)好了,我们终于谈到微博真正最有价值的本质了,就是以最低的发布成本分享自己的想法。微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博客。经营博客的成本较高,真正有想法,有能力可以把博客一直坚持下去的人还是不多的。社会名人里,少数还在坚持不上微博,而是稳守博客,譬如韩寒,王小峰,徐静蕾等。很多人出于对隐私的保护,不愿在微博上说太多话,可以理解,不必强求-这是一个更加宏观的命题:事实上,只要我们用手机,用互联网,就没什么真正的隐私可言。不管是在Facebook,还是在Gtalk,还是在微博上,隐私都是无法被100%保护的。一个有意思的联想,是如何在微博的世界里产生多个彼此隔离的镜像,这样不同群体(老板vs朋友)的人看到你的微博的版本是不一样的。在魔兽世界里,这个叫instance;在《三体》里,这个叫平行历史;在新浪微博,这个叫群。要做得好很不容易,也许是微博下一阶段的潜在发展方向之一。
私奔党,寻找,发现跟自己兴趣相投的人
代表人物:王功权
从A到F,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座。从G开始,需求就比较独特了,未必适合所有的人。微博用户基数庞大,藏龙卧虎,可以结识到不少有趣的新朋友。这些趣味相投的朋友,甚至愿意跟你一起去私奔呢(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个典故,请注册一个新浪微博ID,然后从本文中的A开始依样画葫芦)!微博上互相加好友是不需要对方同意的,这是跟熟人网络开心网或者人人网一个最本质的区别,有极深远的影响。这种模式,特别适合社交网络里弱关系的培养。人际关系有两种,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是那种“四大铁”类型,几年没联系了,电话可以抄起来随便聊不需说hi的那种。这样知心知底,肝胆相照的朋友数量不会很多,一个人一辈子有5-6个就相当不错了。绝对多数所谓的“朋友”,其实都是弱关系。弱关系的朋友,你只知道ta的某个特定方面(譬如工作环境下,打球时,喝酒时,聚会时等等)。在微博时代以前,要把弱关系进一步推进需要的成本是比较高昂的,尤其在北京上海这种每个人的机会成本都很高,社交选择都很多的大城市。怎么推进?一起吃个饭?一起打场球?这个成本已经很高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秤。有了微博,破冰成本降到了不能再低的程度,通过几条评论,几个转发,几条私信,很快沟通就建立起来了,而且可以迅速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前在朋友party上认识了新朋友,都是交换电话号码,现在,只要交换微博ID就可以了。微博上都已经互相关注了,电话号码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真正的强关系朋友,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缘分;在日常交往的层面,弱关系朋友群才是真正的金矿,而微博提供了一个极有效的交往平台。
自恋党,建立自己的官方个人媒体发布中心
代表人物:当当网李国庆
微博是扁平化的个人媒体,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电台,任意向上亿用户播放自己的一切。对于自恋情节严重的人,微博简直就是天赐神器,当当网总裁李国庆即为明证(花僧释道心是另外一个)。自恋的你,如果还恰好是个名人,那太妙了,新浪巴不得你把自己的伤春悲秋,心路历程,人生感悟,包括游艇夕照,果岭挥杆英姿,每天内裤的颜色,作业本昨晚的嬉笑怒骂,前门二十三号晚宴芳邻的玉背,全部放在微博上,皆大欢喜。
鸡汤党,普度众生
代表人物:李开复
说到微博,不得不谈到兢兢业业的李导师。连书都写出来了,这是一种神马专业精神!对社会名流来说,上微博太刺激了,瞬间粉丝十几万,丹唇未启评先闻,无数粉丝对一个成功人士无条件地顶礼膜拜(中国人几千年始终如一最好的一口,就是崇拜名人)。这种感觉,尤胜鸦片。作为一个社会公认的成功人士,怎么能不给那么多敬仰ta的粉丝们灌点鸡汤呢?最起码也得转一下上午汪涵和蔡康永的微博吧?最好再818只有顶级亚洲人士才知道的美国名人的八卦。对于鸡汤党人的描述,参见拙博。
每个人可能都是几种类型的混合体,找到合适的风格就可以了,顺其自然。
初入微博常见问题浅谈
我应该关注谁?
你在新浪微博上看到的信息,就是你所有关注的ID发布的微博的集合(按照发布时间顺序)。你关注的ID,直接影响到你看到什么样的内容。每人情况不同,可以逐渐增加,随时调整,慢慢地把这个portfolio调整成适应自己口味的最佳组合。从数量上来说,不宜太多。一般是几十到上百。我关注了三百多人,觉得经常漏掉一些朋友的更新。虽然可以把朋友分成不同的组,按照组别来看微博,但总量太多了还是不方便。经常刷屏的ID最好去掉。一般一个人每天就看几次微博,每次可能翻一两页,频频刷屏的人占用了太多带宽,要坚决地请出革命队伍。我关注的人里面大多数都是我现实生活中认识的朋友,有少数我感兴趣的名人。我刚开始用微博的时候,关注了很多社会名流和所谓的高端人士,后来发现这些人要么不是自己在发微博(背后有团队),要么水平偏低,境界不高,见识有限,就把他们一个个地去掉了。好在,这个去伪存真,大浪淘沙的过程,本身也是微博带给我们的一个有趣的经历。有人可能希望通过关注名人,评论名人,获得跟名人对话的机会。我自己这方面没太多经验(黄耀明和左小就是不关注我,唉),不好说什么。机会应该是存在的,我看到过很多大佬们信手一挥,回复小P民的例子,但也别报太大期望。很多名人只关注加V的ID,只回复V用户的评论。
微博上看到的信息,是由Poisson Distribution(泊松分布)来决定的,而每个人发博的时间和频率都不一样。所以,关注的数量过百后,你几乎无法确保你可以100%看到所有关注ID的所有微博。这没关系,不是所有的微博都需要看的,该知道的,你迟早会知道。微博这个生态环境的自我调整,自我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我该写什么呢?
原则:博随心生,想说啥就说啥,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微博,别被那些微博的攻略秘笈迷花了眼睛,费尽心思地故作惊人之语。作为一名草根(粉丝过万的名人请绕行),表指望你的微博会一下子大火起来,被很多人关注或者评论。微博内容的衰变速度很快,主要生命周期在24小时以内,三天以后的内容很少会有人再去关注。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刚开始的用户,还没有太多粉丝的话,如果没有人转发你的微博,可能它很快就被湮没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了,这很正常,不必太放在心上。微博比博客优越的地方在于,用户基数大,理论上任何用户都由可能阴差阳错地看到你的博客,说不定对你的内容很感兴趣,随手留言甚至加关注。不像博客,被困在互联网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大多数人是不会路过的,很多写得很好的博客的浏览量和订阅量都很低。
微博的一个特点是它的随意性,要充分发挥这个特性,兴之所至,随手写写,别太端着,别想太多。在我的个人网站上,我的心态中有一半是为自己而写的,没有人看也没关系的。需要对自己有个交代,对伐?
原创的价值是最大的。原创>转发+评论>纯转发。新浪微博的逻辑设置,导致原创作者会获得最大的转发收益(未必能获得最大的评论收益。评论有可能被其他人hijack)。
写微博要注意版权,如果是引用别人的言语,要加注或者用//区分开,别搞得像你自己说的话一样。
插入网页链接的时候,最好顺手添加几句说明。大家都很忙,没人会在没有看到描述的情况下去点击一个链接的。
如果实在写不出来。。。嗯,我没这种经历,不知道该说什么。
如何获得评论?
原则归原则,实际中,不管拥有多么平常的心态,既然混微博了,就还是希望自己的微博有回应。如果你有一群生活中的好友,如果你勃如其人,sorry,I mean,博如其人,那么这些关注你的好友会给你回应的,表着急。如果你的微博内容有趣,品质优良,总会有人冒出来给你评论的。多用@(ta的微博界面就会出现那魂牵梦绕的小黄条!),把相关的朋友拉入到你的微博中来。注意,在评论里如果用@对方是看不到小黄条的,这可以算是新浪微博的一个臭名昭著的bug。在评论里只有回复他人的评论时,对方才会看到提示的小黄条。假设微博是A写的,一条评论是B发的,你也想评论A的微博,而且你的评论跟B的评论有关,那么你应该在此条微博的评论界面中回复B,这样A和B会同时看到让人鸡动的小黄条!如果你直接评论A的话,B就看不到你的评论了。这是微博不如传统论坛(可以置顶)和以RSS为基础的博客(可以订阅评论)的地方。
即使不走内容为王的路线,你也大可以做一个匪来匪去的快乐的评论党(或者,冒泡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给别人多少评论,别人也一般会给你多少评论,if not more。在百无聊赖的深夜,如何让电脑右上角神奇的角落里出现那寄托着一份相思,一份挂念,一份嫉恨的小黄条?给人评论呗。。。duh。
被转发和被@有意义吗?
对于微博名人来说(粉丝过万者),被转发是其社会影响力的标志。对于草根而言,如果被转发和被@没有导致评论或者新粉丝,我觉得意义有限。一开始觉得感觉不错,后来发现也就那么回事。每个人创造的微博世界,以微博组成第一层面,以微博下的评论和被转发数组成第二层面,以积累的粉丝作为一个其半径日益增长的贯穿两个层面的支柱。被转发的数量在这个universe里,被@并不在这个universe里,因为其他人看不见你被@了。
如何增加粉丝?
Alright, now we're talking,这大概是很多人最关心的了。不管合理与否,粉丝数量是新浪微博的核心基础,是衡量一个微博规模的重要标志(甚至,唯一标志)。最靠谱的粉丝就是自己在现实中本来就认识的朋友,再加上一些朋友的朋友(在微博上进一步相识)。只有这些朋友才会耐心地看你的微博,持续地给你评论和转发。微博上有三种人,名人,敏感职业非名人,非敏感职业非名人。对于名人(可以百度出来名字的,有自己的百度知道词条)来说,粉丝几乎是自动贴上来的,根本不用发愁。非名人里,敏感职业的人也可以很快获取大量粉丝,譬如投资,娱乐,记者,模特,大公司高管等。当然,你需要把自己的职业亮出来,让大家知道。最艰难的是非敏感职业非名人的博友,要积累粉丝的确不易,大多数人在两位数和三位数之间。我认为,决定粉丝数量最核心的因素还是一个人的社会知名度和给自己贴的标签。微博质量和写作习惯有帮助,但起不到跨数量级的提升作用(作业本作为一个例外,神人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几点可以注意的地方:
让微博保持一定的活跃度。别人来判断要不要加你为粉丝,大多会在你的微博界面扫一眼,如果发现微博很稀疏,大概是不会关注的。非活跃用户对陌生人的价值是有限。
多去别人的后院里种点评论,或许大家谈得来,就互粉了。转发别人微博时同时留下评论,是一个好的礼节(除非是故意不留名转发),也可以获得对方好感。
最直接的,先关注对方,对方虽然不知道你是何方神圣,但投桃报李,心里一不淡定,可能会回粉你。据某些达人的估计,成功率大约为50%,即,加两个关注可以获得自己的一个新粉丝。别去加那些关注那些粉丝十几万的名人,他们不会一个个地查看新粉丝的。
另外,图片,歌曲和视频都有利于增加微博的吸引力。
说到底,粉丝这个东西,有则好,没有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成千上万的僵尸粉丝,不如十来个真心相伴,争相刷屏的朋友。一个有效的互联网社交网络,也许70%包括了你线下生活中的朋友,再加上30%线上认识的新朋友。要想把30%的线上数量扩大上千倍,甚至上万倍,除了跻身社会名流外没有其他办法。
新浪微博并非完美,它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空间。但不管怎样,它的出现是颠覆性的,不妨参与进来,方式很多,总会有适合你的模式。以平常心对待微博,别有太强的功利心,这是一个集中了新鲜热辣新闻的媒体渠道和巩固社会关系的交往平台,connect and enjoy. It's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