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金秋喀什 - 喀什古城和莎车古镇

第四天,离开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来到了以前的丝路重镇 - 莎车。这里曾经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莎车国“的都城,也是维吾尔族音乐艺术的瑰宝 - 十二木卡姆的发源地。古城音乐氛围浓厚,传统艺人随处可见。但在商业气味浓烈的古城区再听十二木卡姆,感受远远不如前天在漆黑暗夜,月凉如水的沙漠深处的体验。

老城区有很多店铺卖小时候玩过的陀螺。当地人玩陀螺颇有手腕,鞭打的爆裂声不亚于羽毛球的鞭击,清脆响亮,可以让陀螺旋而不倒很久。板凳一开始玩还不得要领。旁边围观的当地人,从小毛孩,大叔到阿姨,每个人看了两眼就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当仁不让地亲自示范 - 我来教你吧。板凳很快跟晒太阳的社区人群打成一片。

南疆人民,无肉不欢。红柳木的烤羊肉串,架子肉,鸽子汤,味道都很不错。沿海城市里白富美名媛们在四季酒店喝英式下午茶吃甜点,这里的维吾尔阿姨们华服裹身聚在肉店里安安静静地大口啃羊腿。旅游团很多朋友到了第三天就已经没法再吃更多的羊肉了,满街寻找带新鲜蔬菜的粤菜或者江浙餐厅。

如果想吃肉,推荐喀什的踏吉美蓝美食宫。如果想喝咖啡,推荐西城的入迷咖啡馆

喀什的夜晚,车水马龙,主干道堵得水泄不通。所谓的古城,到了晚上灯火辉煌,宛如大型实景演出现场。灯光变幻莫测,不亚于迪斯尼。酒吧一条街的乐队声浪此起彼伏,更胜丽江古镇。大踏步拥抱现代化的古城,反而在旅游产业席卷全国的浪潮中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大部分游客早上都去看十点钟的开城仪式 - 也就是另外一个民俗歌舞表演罢了。这是 citywalk 古城的最佳时间。可惜古城已经没有本地居民,剩下的只是民宿,店铺和各种网红打卡地和烂俗全国的 - ”我在 XXX 等你" 。没有本地人在此居住,就少了烟火气。勉强拍出的照片,难免显得空洞寂寞。

喀什东侧的高台民居,十年前把居民迁出,改建成一个旅游景点。今天的高台民居,虽然只是被废弃了十年,但坍塌荒芜的程度,不亚于两千年前的庞贝古城。西域的房屋,主要是泥沙土木结构,经不起岁月侵袭。一旦人走掉了,就只剩下一堆无人维护的残垣断壁。没有碑文石刻,没有神龛佛堂,只有十二节口耳相传的木卡姆乐章,在苍凉的胡笛声中,继续吟唱着逐渐消逝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