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介入与商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以武汉市工商联为例(1949 - 1956)
日期:2005年5月25日
内容提要
1949年武汉解放之后,在接收改组原有商会、工业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工商业联合会。新立的工商联直接受新兴政权之领导,在组织、人事及职能方面均已重新构建。与民国时期国家对商会的有限介入相较,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兴人民政权对工商业联合会采取的是全面强势介入的政策。经改组重建后的工商联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治、经济改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确立“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对所谓“旧社会”进行了全面的介入与改造,民国时期普设的商会组织亦在其列。在整合原有各级商会、工业会的基础之上,创建了全国性的工商联组织体系。与民国时期的商会相较,工商联可以说是商会制度的又一次重大转型。新立的工商联组织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以私营工商业者为主要工作对象,成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施管理及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组织基础。不过,以工商联在中国商会发展史中的转折性意义,学界对其关注却仍显不足。在对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商会史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之后,确有必要对1949年以后的商会史加以关注,如此才能将商会史研究延至当代,构建中国商会的完整历史,也更能探究不同国家形态之下商会制度转型的内在根源及其历史作用①。本文拟以武汉市工商联为例,运用武汉档案馆所藏的工商联档案资料,对这一问题稍作探讨。